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没人养老
养老在农村,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这几年,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多,能安享晚年的却越来越少。隔壁村的王大妈,今年七十三了,前年老伴一走,她的天就塌了一半。王大妈得过脑梗,走路不利索,说话也不甚清晰。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原本该是儿孙满堂享清福的年纪,却成了五个子女互相推诿的包袱。
01
去年开春,五个子女凑在一起商议老母亲的去处。争执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达成共识:每人出160块钱,凑够800元,将老人送去隔壁镇上的养老院。送去的时候,王大妈虽然腿脚不便,但尚能自理。不到一年光景,养老院打来电话,说老人情况恶化,需要专人护理,得加钱。五个子女谁也不愿多掏一分。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将老母亲接回来,轮流照顾。一家一个月,还没轮完两圈,老人就走了。
02
老年人的身体垮起来,快得让人措手不及。王大妈从养老院接回来时,眼里已经没了光。她不再像从前那样爱坐在门口看行人,也不愿意和邻居聊天。有时候从她家门前经过,能看见她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墙壁,一动不动,仿佛在等待什么。
轮到哪个子女家,她就被安置在哪家的偏房里。五家人生活都不宽裕,有的在城里还着房贷,有的忙着带孙子,谁也分不出太多精力照顾一个失能老人。
大女儿家条件稍好,给买了张护理床;二儿子媳妇心善,偶尔会帮婆婆擦洗身子;其他几家,也就是一日三餐端碗饭进去,饿不死便是。最后一次轮到小儿子家,还没满十天,老人就走了。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小儿子下地干活回来,才发现母亲已经没了气息。丧事办得倒是体面,五个子女披麻戴孝,哭得悲恸。宾客散去后,却为分摊丧葬费又吵了一架。
03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生老病死全靠儿女。可现在儿女们的生活压力也大,养活自己的一家老小已经不易。村里梅奶奶的遭遇更让人心酸。她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嫁了外地,指望不上,一个儿子前些年做生意赚了些钱,给老母亲请了个保姆,一个月3500元,在村里已是天价。
保姆在的一年多,梅奶奶过得还算舒坦。保姆每天做饭洗衣,闲了用三轮带她出来转转,陪她聊天,气色好许多。可惜好景不长。去年开始,儿子生意一落千丈,不但付不起保姆工资,还得靠打零工养家。不得不辞退了保姆,儿子要养家不得不出去打工挣钱,只好让老母亲自己在家照顾自己。梅奶奶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手脚不利索。那天不知怎么的,自己生火做饭,柴火掉到柴堆上,等邻居发现冒烟时,整个灶房已经烧了起来。老人没能跑出来。
等儿子赶回来,只见一片焦黑的废墟。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跪在废墟前哭得撕心裂肺。可再多的眼泪,也换不回老母亲的命了。
04
现在的农村,越来越空了,也越来越静了。学校合并了,村里基本上看不到孩子的影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土地承包出去了,大部分老人们守着老屋,每天靠刷手机过日子。以前村东头的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晒太阳,现在也越来越少了,短视频成了老人们最后一点快乐。
有人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在等死,他们就像秋天的树叶,静静地挂在枝头,不知哪一阵风来,就会悄然飘落。而他们的儿女,也在生活的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不是不孝,是真的难啊。城里房价贵,孩子上学费钱,工作朝不保夕。有时候不是不想孝,而是孝不起。
可这世道,谁又容易呢?老人们心里明白,所以从不抱怨。他们默默地活着,又默默地死去,不给孩子添麻烦,成了他们最后所能给予的爱。只是每到夜深人静,总能在农村的某个角落,听到压抑的叹息声。那是一个时代的悲歌,也是一个群体无奈的挽歌。农村这片土地养大了希望,却最终留不住希望,也等不来希望!
62 【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没人养老 - 职场观察者 | 小红书 - 你的生活兴趣社区】 ? 0NArTznzAfxPFl7 ?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8fe2d33000000000703b864?source=webshare&xhsshare=pc_web&xsec_token=AB6kvWKWqY4Lqv69L0BNPCNi2T-X8DmjCAHkRUhGiUB-Y=&xsec_source=pc_share
健康快乐每一天个人博客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