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老年人出行有了专门APP,“随申行”长辈版来了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生活更加便捷丰富,也让一些老年朋友们犯了难:眼神不好看不清小字、功能复杂不知道怎么使用、界面繁琐找不到入口……那些数字应用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为更好地让老年人体验数字化出行服务,上海“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今起推出“随申行”APP长辈版,提供公共交通“一码通行”、实时公交语音查询、出租车“一键叫车”等大字版便民服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交通生活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如何找到“随申行”APP长辈版?1、手机扫码即可下载“随申行”APP2、选择右上角“+”号键,点击一键...
-
近三亿老年人!中国“养老”加速变“享老”
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近3亿。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家事,也是国事。 最新发布的《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针对新形势下养老产业的新趋势、新挑战,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从养老服务模式、数字养老、银发经济等多方面,探索中国式养老新理念、新举措、新画卷,以更好适应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 ——新理念:编织养老服务幸福“网”。 人口老龄化发展有多快?专家预测,2035年前后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约5亿。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中国科学院...
-
韩国七旬老人就业率首次突破30%,创历史新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韩国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韩国70岁以上人口的就业率首次突破30%,创历史新高。韩国《朝鲜日报》15日报道称,随着晚就业、晚婚、晚育现象在韩国越来越普遍,70岁以上仍在工作的老年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韩国月均就业人数为284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2万人。其中,70岁以上人群的就业人数增加15万,达到192.5万人,是所有年龄段中增长最快的。这也是70岁以上的就业人数增幅首次超过60岁年龄段。大多数70岁以上计划继续工作的人考虑到健康状况,更倾向于每天兼职4—5小时。...
-
人均养老金上调3%,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今天官宣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上调3%,主要原则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这个“适当倾斜”明确解释了,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适当倾斜。那么,大部分普通退休人员,主要适应于“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什么叫“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呢?这个“定额调整”就是,在你原来的退休金基础上,上调3%。这个“挂钩调整”,就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北京、上海、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养老金就会高一些,内陆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养老金也会低一些。但总体来说,人均基本养老金上调幅度大约是3%。可为什么...
-
今天是国际盲人节,向他们伸出援手可以这样做
今天(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我国盲人数量超过1700万他们有的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有的仅能感受到微弱的光影当他们走出家门每一次迈步都要放缓速度每一次触碰都要小心翼翼△此前,天津一位盲童学习走盲道的视频令无数网友心疼。日前我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董丽娜在社交平台科普了如何带盲人上扶梯如何引领盲人等内容迅速引发广大网友关注“以前遇到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引路”“我的爸爸也看不到希望他外出时也能遇到愿意带路的人”△董丽娜为盲人提供帮助是社会的共识但他们需要哪些帮助?我们该如何伸出援手?或许,你可以这样做↓帮助盲人时也许我们的举动做...
-
退而不休的银发打工人
文 | 姜婉茹编辑 | 毛翊君「有素质的人」张庆枝从未想象过,退休后自己会成为一名保洁。为了挣5块钱,她铺床、叠被、倒垃圾、刷马桶,把星级酒店客房的水龙头擦得锃亮,不能留下一块水渍。续住的5元一间,退房的8元一间,干这份工作的第一天,她感觉身体重得像背了个麻袋,必须得使劲儿往前“杵着”腿走路,不然肩膀先出去了,脚被落在后面。有一次在走廊遇到客人要矿泉水,她礼貌性地帮忙去拿,客人说“我自己来,不用动你的手”,嫌她的手什么都摸,脏。原本,她生活光鲜、稳定,没吃过体力劳...
-
10年前被网暴的清华教授,精准预测到了2022年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横版全屏视频请见文末10年前,杨燕绥遭受了一场全民网暴。作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她在2012年发表了一篇《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八大问题》,媒体截出了其中的“金句”——“50岁退休,65岁再领养老金,这15年跑到养老院去做义工不吃饭。”就是这一句话引起了全网风暴,清华所有对外窗口的电话都被打爆。至今,百度她的名字,最频繁的一条搜索是“杨燕绥不敢出门”。10年后的今天,她的一场古早演讲在网上爆火,点击近100万,网友点评她:“真是个明白人,敢把实情说出来”“冷酷难听,却精准预测到了2022年”。今年2月...
-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为什么这么可怕?
“东京是世界上老人最多的城市”——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当世界又老又穷》这本书中写道。预计日本到2050年将有3500万左右老人,占人口的40%。 因为生育率不断下降,“日本600所大学无所不用其极的进行宣传与降低入学门槛”,东和大学2009年因为持续完不成招生名额而废校,校长绝望地说“「日本大学」已经没有未来”。 因为老年人持续增多,并且寿命越来越长,日本老人的经济压力也空前的大。在日本,“每10名55岁到65岁的男性,就有6名还继续工作”,甚至因为就业难题,“有数量多的吓人的老人表达自己有前往发展中国...
-
从业30年公证员口述老人心酸遗嘱:晚年的亲情,比想象中来的更残酷…
点击?王耳朵先生?关注我,加★星标北京有个老人过世了。他的一对儿女,却跑去法院打官司。原因是丧偶多年的父亲,竟在遗嘱里写着要把过半的遗产都给保姆,甚至还分出10%给宠物狗。而对两个孩子,不留分毫。儿女愤愤,诉至北京二中院。但当民六庭副庭长当庭宣读老人遗嘱,他们才哑口无言:“他俩都没有尽孝道,我也没享受在他们成年后应得的尊严和孝顺,财产他们没有份额。”最终法院判定,遗嘱有效。这不是什么段子,而是北京日报刊过的真事。一个老人,膝下有儿有女,却宁愿把毕生积蓄给一个外人和一条狗。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最近我看到几位遗嘱公证员的...
-
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近5亿,养老产业产值迅速增加
2018年1月3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走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时代》预计,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7~4.8亿,全球老龄人口大约会到20亿左右。该报告指出,随着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的广泛进入,养老服务的消费市场潜力被不断激发,养老产业产值在GDP(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稳增长、扩消费、惠民生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发改委社会所社会事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璐在发布上述报告时指出,目前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的老龄人口大国,现有规模下人口老龄化发展...
-
“银发浪潮”席卷中国,我们如何应对老龄化?
中新网北京电(刘欢) 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20日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健康老龄化简单讲就是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环境,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这场发布会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进展与成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9场。 2035年左右,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
-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成因与应对
来源: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否较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变量,是影响21世纪大国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人口老龄化问题再度引起我国各界关注。 一、现状:我国已出现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根源于低生育率。一般认为,如果总生育率[1]低于2.1,新生人口便不足以弥补父母数量。如果总生育率持续低于2.1,即使总生育率能够保持稳定,出生率[2]也会逐年降低,将会出现总人口增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