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
-
机器人陪伴银龄群体 共创老年友好社会
10月28日,为迎接今年的重阳节,中国科技馆围绕“智享银龄 科暖重阳”主题,在北京推出了一系列聚焦老年群体的科普活动,以科技之力助力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中国科技馆古代科技展览部(筹)副主任常娟表示,希望通过科普活动让老年人敢于拥抱新的科技时代和终身学习的积极心态。近300名老人在科技馆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并观看了机器人表演太极拳,体验了非遗技艺。据悉,未来该项目将深入社区,推动科普服务常态化、可复制化。(记者 李弘扬)来源:中国日报网...
-
便利老年人是最好的尊重
重阳节前后,聚焦老年群体生活状态和现实诉求的话题很多,许多讨论着眼的都是如何提升“银发一族”的生活质量。 中国人向来讲究敬老,爱老助老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产业发展、进行适老化改造等,已经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课题。各城市也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不少贴心服务。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从容”二字,道出了很多老年人的愿望,这就包括生活节奏的舒缓与心理状态的安然。眼下一提到关爱老年人,许多人最先想到的,仍是尽力...
-
2025老年人电子设备使用需求与适配性调查问卷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此类设备已成为其获取信息、便捷生活的重要工具。老年人使用电子设备时,更依赖清晰视觉引导,对复杂操作接受度低,偏好易调节的使用环境。 显示器作为电子设备传递信息、实现交互的重要部分,其设计适配性直接影响使用体验。若显示器在字体、亮度、交互等方面不符合老年人需求,会增加使用难度,甚至让部分老年人难以融入数字生活。 为匹配老年人使用习惯,优化显示器设计,助力其顺畅使用电子设备,特开展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真实反馈,为适老化显示器研发改进提供依据,提升...
-
全国老年人口达3.1亿,预期寿命7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
来源:证券时报 漫画:杨仕成 10月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15.6%。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已提高至7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群体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
“银发旅居”新消费涌动,如何承接1亿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当年轻人在国庆假期热衷于打卡网红城市时,银发一族已从容启程,奔赴自己心仪的康养社区,用数周时间去感受属于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3.1亿,他们的消费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候鸟式”旅居养老这一新消费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支付能力较强的老年人的追捧。 旅居养老在引导养老产业打破地域限制的同时,也在推动养老产业从单一照护向“康养+旅游+社交”的复合业态转型。企业如何通过精准布局、以高质量的供给来发掘旅居养老市场的需求潜力,成为当前养老...
-
2025年老年人报告
据统计,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 65 岁以上老年人会经历至少一次跌倒,跌倒引发的骨折等严重后果,进一步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健康水平。 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在老年人医疗保障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医疗设施先进,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年医学专家。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大型医院,专门设立了老年医学科,配备了完善的康复设备与专业护理团队。这些地区每千名老年人对应的医生数量较高,能够满足老年人日常就医以及复杂病症的诊疗需求。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小型医院设备陈旧,...
-
上海发布老年人数字素养报告:女性在应用下载能力等方面均优于男性
上海老年人数字素养如何? 10月11日,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上海“敬老月”启动仪式在长宁区虹桥艺术中心举行,上海市老龄办、市委老干部局、市教委发布《老年人数字素养报告(2025)》。本次调查基于全市16个区5000份有效问卷,呈现五年来本市老年人数字素养的发展轨迹。 调查显示,2025年上海市老年人数字素养综合得分达到0.5391,较2020年的0.4567提升18.0%,表明上海市推进老年人数字融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此外,智能手机拥有率从2020年的78.5% 提升...
-
“个性定制养老”渐热 “养老中间人”会是“银发经济”新风口吗?
《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在这一趋势下,养老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也催生了“银发顾问”等新职业。“银发顾问”又被称为“养老中间人”,根据不同细分领域,有提供居间服务的团队,也有提供养老保险等产品规划的群体。“养老中间人”发展前景如何,会是“银发经济”的新风口吗?面对这些新职业,老年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01养老服务需求和资源难匹配催生职业“中间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银发顾问”或“养老中间人”还是新鲜事物,但在行业内,通...
-
新华网评:女理发师爆火戳中了消费痛点
新华网记者 周凯最近,理发这件小事竟然成了网友热议的“大事”。湖南怀化“听得懂话”的女理发师李晓华在网上爆火。网友对李晓华的肯定,实际戳中了一个消费痛点——理发本是基本的生活刚需,可走遍大街小巷,想找到一家让人“满意”的理发店,还真的挺难。要么装修豪华、价格离谱,“洗剪吹”一套下来少则一两百多则一两千元;要么“总监”“首席”“导师”等头衔满天飞,剪出的发型却不如人意,名头和服务不成正比。还有层出不穷的“套路”——洗头先“洗脑”,理发像“理财”。有消费者因店员推销各种养生、美发“套餐”被多收费、乱收费,甚至预付钱款充...
-
3500万失能老年人:如何摆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局?
“我也想停下来喘口气,可谁能来搭把手呢。”家住陕西西安的李秀娥今年74岁,常年无休照顾因病卧床的老伴。我国目前有约3500万失能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800万左右。如何走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局?过不上的“平常日子”每天早上7点起床,帮老伴擦脸洗漱,做完饭自己顾不上吃就得给老伴喂饭,抽空还得洗衣服、打扫卫生。十几年来,李秀娥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2010年10月,老伴赵天权突发脑梗,瘫痪在床。儿子在外地工作,照顾老伴的任务落在李秀娥一人身上。“我们也想找个保...
-
3天获50多万美元订单 广交会养老卫浴产品受海外客商青睐
在本届广交会第三期健康休闲板块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展区,参展商们带来了多元化的展品,吸引了不少海外采购商现场下单。在某企业的展厅里,有采购商正在体验无障碍助浴设施,其中一款带有语音报警功能的便携式吸盘扶手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咨询。浙江瑞安某无障碍设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李春:它是免安装的,只要轻轻一按就能直接上墙,这边有个蓝灯,时间久了压力不足时它会变成红灯,然后报警,报警时重新安装就好,以免摔伤。据了解,这家企业已经连续六年来参加广交会了,借助这个平台,他们公司的产品已经销往全球多个国家,每年的海外销售额都以10%—2...
-
新闻1+1丨面对人口老龄化 我们该怎么做?
近日,《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先后发布。给老年群体画像,他们的老年生活什么样?都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我们又能从中看到怎样的趋势变化?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应对老龄化,两份报告,又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决策参考?《新闻1+1》本期节目,主持人柴璐连线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邱泽森、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解读分析。如何看待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首次突破2000万?02:38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 邱泽森:截至2023年末,江苏全省60岁及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