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害怕过年

admin 2022-02-05 阅读:292 评论:0
  文 | 有书心然 · 主播 | 杨枪枪  不知不觉,年关已近。  jinshizu.com红红的灯笼,喜庆的春联,成串的腊肉香肠……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小时候盼着长大,对年翘首以待,满心欢喜。 ...

  文 | 有书心然 · 主播 | 杨枪枪  不知不觉,年关已近。  jinshizu.com红红的灯笼,喜庆的春联,成串的腊肉香肠……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小时候盼着长大,对年翘首以待,满心欢喜。  长大以后,却不由嗟叹,心生慌张,因为任重道远,道阻且长。  正如电视剧《女王乔安》里说的:  “长大后才明白,过年只是一枚放大镜,它会无限扩张原本藏在心里的细微情绪,快乐的人更快乐,痛苦的人更痛苦。”  三十以后,年龄越大,越明白生活多颠簸,过年即过关。  三十岁,害怕亲友突然的关心  网上有个热议话题:“临近春节,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说:  “最害怕亲友的突然关心,让你在一瞬间溃不成军。”  微电影《故乡年依旧》中,30多岁的陈伟每每说起回家过年,都一脸苦相。  他在上海已打拼4年,但外滩的灯火未曾照亮他的梦想,工作不尽人意,收入月月光。  拮据的他常常以方便面充饥,连生日蛋糕都舍不得买,jinshizu.com只是象征性地加个煎鸡蛋。  电话里他却故作轻松地对父母说,工作不累,待遇很好,每天吃大鱼大肉。  可再美的泡沫,都抵不过现实的无情。  过年时,一句“工作怎样,年后去你工作的地方看看”,瞬间瓦解了虚幻的光环。  更让人窘迫的,是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关心:  “怎么又是自己回来。”  “你同学都生二胎了。”  “不小了,别把自己耽误了。”  “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  ……  三言两语的灵魂拷问,像一记记重锤,层层敲碎成年人小心翼翼维护的体面和不愿言语的艰辛。  人到三十,谁不想成家立业,衣锦还乡?谁不想轻煮岁月,慢煮时光?  可偏偏前路很累,生活很难,却又不得不咬牙前行,迎难而上。  《三十而已》中有句话说得好:  “生活的本质就是,千难之后还有万难。”  成年人的世界,苦熬是常态,硬撑也是日常。  把心放宽,才能在荆棘丛生里走出繁花似锦。  把事看远,才能在负重jinshizu.com前行中迎来旭日暖阳。  人生才刚刚启航,未来还有时间去实现那些自己的理想。  一切都会有的,不要着急,慢慢向前走去。  四十岁,害怕隐形的攀比  所谓中年危机,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危机。  听着扎心,却一语中的。  尤其经过变幻莫测的2021年,生活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日子的难捱。  有人因疫情停工,失业减薪,为了生计忧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有人因暴雨突袭,多年心血付之东流,不得不而今迈步从头越。  可是年关将至,长辈的礼物、孩子的新衣、过年的红包、拜年的礼节……林林总总,没有一样不花钱。  即便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也架不住如水浇沙般的人情往来。  前两天,安徽宿州网友晒出的一段视频,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儿子问父亲:“快过年了,你什么时候回家?”  父亲说:“今年没挣着钱,不回去了。”  可儿子执拗地说:  “你不回来,咱这个家还像家吗?”  父亲心酸地叹道:  “jinshizu.com没挣到钱回去还得花钱,丢不起这个人。”  听了父亲的话,儿子暖心安慰道:  “没钱不碍事,家还是要回的。”  一句“没挣到钱”照出了成年人的狼狈,一句“丢不起人”更刺中了心里的隐痛。  不知从何时起,春节成了功能齐全的“碎钞机”,更是暗流涌动的“攀比秀”:  “房子多大?”  “收入多少?”  “车什么牌子?”  “孩子成绩如何……”  看似拉家常,却处处暗含玄机,在微妙的你来我往中比高低。  其实想比,是本能;但会比,才是本事凸显人的能力。  人过四十,终究得明白:攀比赢来的面子是虚的,经营好自己的里子才是实打实的。  正如亦舒说的:  “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  有钱没钱,把日子过踏实,才是成年人的底色。  有面没面,把心安顿好,就是人生最大的圆满。  五十岁,害怕年后的离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人在二十出头时特潇洒,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旦过了五十,却成了“jinshizu.com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无限的冷清和孤寂,在别离那一刻,一齐涌上心头。  纪录片《春节》中,50多岁的翟玉和感慨万千地说:  “过年就像坐过山车,起初笑得欢颜,最后哭得心伤。”  他家四代同堂,每年春节60多口人齐聚一堂,过一个热闹非凡的团圆年。  除夕晚宴后花样百出的家族联欢,跳舞,跆拳道,唱歌,弹吉它,扭秧歌,三句半……让人捧腹大笑。  然而,相聚太匆匆,离愁更悠悠。  狂欢过后,声声再见响起,他们又奔赴天南海北,天各一方。  每到这时,翟玉和总是比别人更多了一份黯然忧伤。  年过半百的他不仅要一步三回头地话别年迈的父亲,还要强颜欢笑地送别在异地工作的孩子。  回头是父亲佝偻弯曲的寂寞身影,远眺是儿子渐行渐远的矫健背影。  他则像一座桥,连接着乡愁的这头和那头。  “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  原来,50岁以后过年,怕的不是年岁的折腾,jinshizu.com而是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是短暂相聚之后的冷冷清清,更是归期未有期的漫长等待。  所谓五十而知天命,便是懂得时间的无情和相聚的珍贵。  趁时光未老,努力去爱逐渐长大的孩子。  趁一切还来得及,好好陪伴年迈的父母。  六十岁,害怕老之将至  有人说,60岁是一扇门,人生分成两个阶段。  此前的日子,忙碌和工作是生活的主旋律。  到了耳顺之年,健康和时间成了最紧要的话题。  脸上的沟壑,头上的白发,还有不断模糊的视力,无不提醒着岁月刻画的痕迹。  更让人心酸的,是日渐凋零的旧交故友,成了心中最难言的悲凉。  纪录片《时代》中,62岁的宫殿友老人退休后的过年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他是长春人,每年冬天飞到海南过冬,春节后再返回东北,人们称“候鸟老人”。  为消磨时光,宫殿友组建了一个300多人的候鸟艺术团,年龄最小的60岁,最大的84岁。  大家一jinshizu.com起吹拉弹唱,艺术团成了他们的快乐驿站。  春节时自编自导的联欢晚会,更是老人们特有的狂欢。  但每年排练节目时,团长宫殿友都要经受一次情感洗礼。  因为年年都有不少团员缺席,他们不是不愿来,而是无法过来。  有的生病,有的瘫痪,有的永远离开……  到第5年春节时,好几个器乐组空无一人,宫老难过得大病一场。  庆幸的是,乐观开朗的老伴用一句口头禅,把宫老的阴雨连绵变成冬日暖阳。  老伴说:  “没有不老的年龄,只有不老的心态。”  人至暮年,时光就像电量不足的手机,总是嘀嘀地提醒你即将关机。  但真正活得通透的人,不是他们不怕年老,而是用年轻的心忘记衰老。  正如《论语》中说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不屈于年龄,才能把时光过成朋友。  ▽  杨绛先生曾说:  “人生,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伤感的理由。”  或许我们都将经历30岁的煎熬,40岁的狼狈,50岁的惶恐,60岁的焦虑。  别害怕,不管好坏,都是岁月的馈赠;无论顺逆,都是人生的修行。  只要有家可回,有人在等,不论未来多远的路,多高的山,你我都有来处和归途。  “我的归宿,是我的家。”  当洗去一年浮尘,卸下满身疲惫,全家人举杯相庆辞旧迎新时,你会发现:  人生最美的时光,从来都不是用物质堆砌的,而是用情感凝聚的。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稚子绕膝,父母康健。  这便是平凡生活里最珍贵的清欢。